在开发阶段
改code时,不再需要将MCU从板子上拔起来,拿到烧录器上烧, 然后再装回去。可以直接利用ISP/ICP Programmer做板上烧录, 为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在量产阶段
客户可以采用“先焊到板子上再烧code”的方式, 将烧code的动作安排在生产线的某一站。
那么传统的方式 (先将code烧好再焊到板子上)有什么缺点? ? 传统的方式是这样的: 拆封-->从tray盘取出chip-->烧录-->把chip放回tray盘。这样的流程比起上面建议的方式: 增加了烧录时间, 容易造成QFP包装的chip弯脚, 或忘了烧code即放回tray盘。
在成品阶段
已组装好的成品若要改code,可以透过预留的接口,利用ISP或ICP,更新MCU,不需要拆机。
什么是 IAP
IAP指的是,MCU在运行的状态下,利用ISP的机制,不透过外接工具 (例如: ISP Programmer)的帮忙,去更新APROM,DataFlash或CONFIG。要实现这种功能,系统必须有取得更新数据的能力,例如: 处于某一种联机的状态。(注: 有时候, ISP/IAP的分别并不是那么清楚)
ISP与ICP的差别
For ISP
MCU必须处于可执行程序的状态(除了上电,还要接XTAL), 且必须预烧ISP-code在LDROM里面
烧录范围只限于APROM, DataFlash或CONFIG (但对使用者来说, 应经够了!)
chip在LOCK的状态下, 仍然可以只更新某一区块 (APROM, DataFlash或CONFIG)
因为烧录的动作取决于ISP-code的写法, 所以给系统设计者的弹性较大
For ICP
MCU只要处于上电状态即可,不必预烧任何code在MCU里面。烧录范围涵盖整颗MCU, 包括 APROM, DataFlash, CONFIG, LDROM和 ROMMAP chip在LOCK的状态下, 无法只更新某一区块,只能在erase-ALL之后,更新某一区块,再逐一烧回其它区块(因为ICP的本质就是走串行接口的Writer Mode, chip被LOCK之后,除了erase-ALL,所有烧录动作皆会被禁止)。因为烧录纯粹是ICP硬件的行为, MCU无法自己更新自己, 所以给系统设计者的弹性较小(例如:无法藉由ICP去实现IAP的功能)
ISP与ICP的使用场合
从单片机的使用场合来说,要根据其不同的特性来进行安排,按照客户的系统需要,来为客户推荐ISP或ICP。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如果必须要在ISP与ICP当中选择一款来使用的话,那么ISP会是最优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