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铜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1)可以起到一定的回流作用,当然,如果板层较多且层设置合理,敷铜回流的作用就很小;
(2)可以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将上下层两个覆铜平面想象成无限大,就成了一个屏蔽盒,敷铜永远做不到这点,就像机箱一样。
从以上两点出发,敷铜要看具体情况:
(1)对于需要严格阻抗控制的板子,不要敷铜,覆铜会由于覆铜与布线间的分布电容,影响阻抗控制;
(2)对于器件以及上下两层布线密度较大的PCB,不需要敷铜,此时敷铜支离破碎,基本不起作用,而且很难保证良好接地;
(3)对于单双面电源板,老老实实在电源线边跟地线,不要用敷铜,敷铜的话你很难保证环路;
(4)如果是4 层(不包括4 层板)以上的PCB,且第二层和倒数第二层为完整地平面,可以不用敷铜,但如果上下两层器件和布线密度较小,敷铜更好;
(7)4 层以下的PCB 如果阻抗要求不严格,可以在有空间的情况下敷铜,因为4 层以下PCB 层间距离较远(10mil),此时敷铜,敷铜与线间距7mil 左右,可以起到一定的回流作用;
(8)多层数字板内平面层坚决用平面层,不要用敷铜代替,一是敷铜如果为网格,阻抗很高,二是如果布线布不通,懒人就直接将信号线布这层,弊端太多,不说了;
(9)内层如果都是单带状线,布线较少的层可以不用敷铜,如果双带状线,可以敷铜,此时要注意内层敷铜良好接地,这种方案前提是单板阻抗控制不做要求。
一、覆铜的安全间距设置
覆铜的安全间距(clearance)一般是布线的安全间距的二倍。但是在没有覆铜之前,为布线而设置好了布线的安全间距,那么在随后的覆铜过程中,覆铜的安全间距也会默认是布线的安全距离。这样与预期的结果不一样。
一种笨方法就是在布好线之后,把安全距离扩大到原来的二倍,然后覆铜,覆铜完毕之后再把安全距离改回布线的安全距离,这样DRC检查就不会报错了。这种办法可以,但是如果要重新更改覆铜的话就要重复上面的步骤,略显麻烦,最好的办法是单独为覆铜的安全距离设置规则。
另一种办法就是添加规则了。在Rule的Clearance里面,新建一个规则Clearance1(名称可以自定义), 然后再Where the First Object matches选项框里面选择Advanced(Query), 单击Query Builder,然后出现Building Query from Board对话框, 在此对话框中第一行下拉菜单中选择默认项Show All Levels, 在Condition Type/Operator下面的下拉菜单中选择Object Kind is, 在右边的Condition
Value下面的下拉菜单中选择Ploy, 这样Query Preview中就会显示 IsPolygon,单击 OK 确定, 接下来还没有完,完全保存时会提示错误:
接下来只要在Full Query 显示框中将IsPolygon改为InPolygon就可以,最后在Constraints里面修改你自己需要的覆铜安全间距。有人说布线的规则优先级高于覆铜的优先级,覆铜的话也肯定是遵守布线安全间距的规则,需要在布线的安全间距规则里面把覆铜这个例外给加上,具体做法是在Full Query里面注释上not InPolygon。其实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优先级是可以更改的,设置规则的主页面左下角有个选项priorities,把覆铜的安全间距规则的优先级提高到高于布线的安全间距规则,这样就互不干扰了,完毕。
二、覆铜的线宽设置
覆铜在选择Hatched还有None两种模式的时候,会注意到有个设置Track Width的地方。如果你选择默认的8mil,并且你覆铜所连接的网络在设置线宽范围的时候,最小的线宽大于8mil,那么在DRC的时候就会报错,在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每次覆铜之后DRC都有很多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