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到一个理论,说大数据时代,人们只需要知其然,不需要知其所以然。想象一下,当我们要做一个项目时,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知道一些其他类似项目哪些结构成功了哪些结构失败了,我们还需要理论分析干嘛呢?
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们继续来解决我们的反射问题:Breakout区域有一次阻抗不连续,但走出该区域之后,走线从细变宽,会增加一次反射,那是不是全程按照breakout区域走线会比较好?
首先将问题进行简化,由于本身反射系数不大,第四次反射很小,假设传到RX的信号是最初的信号加上第二次反射的信号。
一段长为X的阻抗不连续,对哪个频率的影响最大呢?当相位差为(2n+1)π/2时,也就是相差二分之一波长的时候(反射一来一回,对应的X为四分之一波长)。
也就是说,当X为100mil时,第一次最大衰减的频点为15GHz,我们从S参数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当X为300mil时,第一次谐振频率为5GHz:
假设总线长为2000mil,而全部按照breakout区域走线的阻抗去走的话,第一次谐振频率则变成了750MHz,谐振周期为1.5G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