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6日,位于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的成都出口加工区内,总投资逾30亿元的京东方4.5代TFT-LCD生产线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FAB主厂房办公区建设。按照进度,本月底,生产线的首批工艺设备将进厂安装,时间,在这里显得尤其紧迫。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节奏,坐落在成都高新孵化园内的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技术部,正在对自主研发的2.6英寸、3.2英寸AMOLED产品正样设计进行测试。从落户成都到研发运营,“低调”运行一年之后,虹视公司作为国内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完成2.6英寸、3.2英寸AMOLED产品正样设计的成都高新技术企业,用实力为成都打造光电显示产业基地,赢得了一个重要的创新“筹码”。
2008年,对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的光电显示产业而言,注定是满载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投资31亿元的京东方4.5代TFT—LCD生产线、投资30亿元的深天马4.5代TFT—LCD、投资7亿元的四川虹视OLED项目、投资4亿元的峻凌国际TFT-LCD模组代工及LED封装等光电显示项目,陆续“安家”成都高新区,并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投入建设、研发。
2009年,对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的光电显示产业而言,注定是充满期待的一年。随着京东方、深天马、虹视等一批产业化项目的相继达产,成都不仅将成为中国中小尺寸TFT—LCD面板产能最大的城市,代表着第三代新型显示器件高端的国内完整OLED屏生产线虹视OLED项目,也将投入量产……
紧随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2011年)的原则通过,3月20日,国家首次针对OLED产业召开的全国性盛会“OLED产业发展研讨会”即将在蓉举行。不得不说,此次盛会对打造光电显示产业基地的成都而言,意义非同寻常。信心源于坚持!在成都,打造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已然从发展方略变为现实目标,而在产业加速聚集的背后,渗透的是一座城市对这个产业的关注与共识,若要给“光电产业基地”添加一个定语,我们希望这个基地,是成都的,是四川的,也是中国的。
偶然结缘的必然选择
中西部首条4.5代TFT—LCD“安家”成都
2004年4月7日,总投资3.75亿美元的英特尔产品封装测试厂在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开工奠基,当时,作为全省外商投资项目“最大单”,不仅填补了成都芯片出口的空白,更重要的是,成都由此迈入全球芯片制造业的“第一梯队”。
时隔四年。同样的时节与地点,一个有着同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再次让业界记住了“成都”的名字。
2008年3月26日,总投资31亿元人民币、达产后月产能达30K玻璃基板的京东方成都TFT—LCD4.5代生产线正式落户成都。作为国内首条集成TFT和CF的4.5代生产线,是继上海之后国内第二条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TFT—LCD4.5代生产线,“TFT—LCD4.5代”的代码,意味着致力打造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的成都,有了核心龙头牵引。
初次接触京东方,始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2005年5月,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升,抵蓉参加电子科技大学校友聚会。交谈间,成都高新区投资服务局相关负责人捕捉到一个信息:京东方正在寻求TFT-LCD项目合作伙伴。
凭借招商引资练就的敏锐“嗅觉”,成都高新区第一时间将这一信息呈递到市级相关部门。短短一周之后,市领导决定,亲自率队,前往北京,拜访京东方高层。
“当时洽谈的细节,现在都历历在目,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双方不谋而合。”高新区投资服务局相关负责人回忆,此次造访的会议纪要,在一周后,便形成了书面材料,递交给了京东方高层。“当时,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对发展光电显示产业的决心,让我们感到很意外,而这样高速的办事效率,更是让我们感到吃惊。”对于首度“交锋”,京东方方面如是评价结缘成都的“第一印象”。
在业界,对于朝阳产业光电显示项目的角逐,从不乏“硝烟”,尤其是国内最大的TFT-LCD制造商京东方,势头更甚。“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相比,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虽是‘后来居上’,但发展气势却很充分,但这并不是我们最终选择投资成都的唯一理由。”京东方方面坦言,无论是在产业聚集、人才储备,还是投入资金上,成都对京东方的关注与支持,从未曾因任何“外力”动摇,“透过一个项目,让我们看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光电显示产业的前瞻视角与重视,也更坚定了我们加速跟进的决心。”
或许,就连王东升也未曾想到,仅仅是在一年之后,在成都出口加工区内,光电显示产业已然由京东方的“一枝独秀”变成了“春色满园”——就在京东方周遭,深天马、峻凌国际、康宁、台表科、空气化工、东京电子等一大批光电显示业翘楚已接踵而至,与京东方毗邻而居。
“牵一发,动全身。”用这句话描述光电显示产业,之于电子信息产业的蕴意,可谓再贴切不过。
“京东方的落户,是一个里程碑,但也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个里程碑后,成都迎来了更多的机会,也正在创造更多的机会,用行动注解成都打造光电显示产业基地的决心。”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分析,光电显示产业涵盖半导体技术、精密机械、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技术、光电子、微电子、软件等10余领域,而成都高新区以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通信“四向着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方向,客观上为光电显示产业的加速聚集,提供了更扎实、系统的技术、人才、市场的前置储备。
先决先行的创新定格
填补国内空白 虹视AMOLED的光电显示“深水”试航
今年1月,成都高新区孵化园,由四川长虹电器、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共同投资设立的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在“低调”运行一年之后,40余名研发人员联合攻坚,在国内首次完成了基于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TPS TFT)技术的2.6英寸、3.2英寸全彩AMOLED产品开发。
这个定格,属于成都,更属于中国。
2.6英寸、3.2英寸产品正样的开发成功,意味着我国打破了日、韩等国家的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3英寸级AM OLED产品开发领域的空白,如是一来,“虹视”着重布局AMOLED产业的发展方略,也得以加速推进。
此外,虹视公司利用OLED技术并结合军用头盔技术,重磅出击,成功开发研制出头戴显示器,并已顺利投放市场,创造又一骄人业绩。
“不可回避地说,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在液晶、等离子领域与日、韩等国家的较量中,存在很多难以逾越的知识产权壁垒,但是在OLED领域,中国企业的研发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绝对是一次旗鼓相当的较量。”昨日,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就目前而言,我国OLED的技术和产业化整体水平与国外的差距,仅在5年左右,但在部分核心技术上,已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据DisplaySearch分析,2008年,OLED销售额接近6亿美元,其中AMOLED达到2.2亿美元,在未来OLED的发展中,PM OLED可能会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的速度不会很大,OLED市场壮大依赖大尺寸的AM OLED的发展,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行业发展趋势。
如是行业趋势,与成都OLED产业发展路径不谋而合。就虹视而言,按照既定开发进度,今年,在完成3.2英寸AM OLED产品工艺批开发之外,4.3英寸AM OLED产品正样也将陆续开发完成。
先决先行。自有核心技术,意味着角逐市场的话语权,意味着占据产业价值链前端的竞争力。
“眼下,在AM OLED、PM OLED领域,我们申请的专利已达到114件,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发明专利。”虹视方面相关负责人分析,在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中,在发展光电显示产业领域,明确提出支持OLED产业发展,而成都在AM OLED的“深水”试航,将对西部,乃至国内OLED产业发展增添动力。
与虹视产品技术部门忙碌身影交相呼应的,是成都出口加工区内,筹建正酣的OLED屏生产线——成都虹视OLED生产线,“按照进度,OLED一期生产线将在11月建成并投入批量生产,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200万片OLED显示屏(以1英寸计算)的产能。”虹视方面相关负责人透露,虹视项目二期将“主攻”AM-OLED,年产能将达2400万片,项目三期将建成低温多晶硅TFT AM-OLED生产线,开始生产中尺寸OLED显示屏,年产能扩至7500万片,在进行项目二、三期建设时,虹视将投入OLED应用整机的研制和生产。
“一年前,虹视刚刚组建成立,仅仅在一年之后,我们既定的目标都得以实现,很多产业链高端技术研发工作都在加速推进,这样的速度,源于三个动因——决心、人才、市场。”对于成都致力于打造光电显示产业集群、倾注OLED产业,虹视方面相关负责人分析,“加速推进”背后的强大产业支撑,源于成都高新区多年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所储备的能量,“OLED产业所渗透的技术领域,涵盖了集成电路、软件、通信等多个领域,而这些,恰恰都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打造的特色产业集群,也就是说,在这条产业链上,成都‘无心插柳’地为OLED产业发展创造了最好的产业集群与叠加。”
合力推进的成都共识
产业链高端谋略 打造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主导产业的“一号工程”。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倾注,这座城市从不缺乏决心与魄力。
从发展到聚集,从壮大到丰盈,作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承载地的成都高新区,对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方略,有了更纵深、更明晰的思考与行动——以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通信“四向着力”的产业集群方向,加速电子信息产业聚集。
然而,在成都,对光电显示产业的关注,并不仅仅是某个区域,或是某个部门的倾注,而是一座城市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形成的“成都共识”——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方略中,以成都高新区为重点,聚集、发展光电显示产业,已成为“四基地”建设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支持的七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之一。
不仅如此,为推进成都光电光伏产业集群发展,去年,《成都市光电光伏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08—2017年)》正式出炉,按照总体目标,到2017年,成都光电显示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达400亿元,规划期内,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聚集光电显示的完整产业链,规模以上的光电显示企业60家,形成产业集群。
加速产业聚集,《成都市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也对光电显示产业列为全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招商引资产业。今年,我市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六代及以上TFT-LCD生产线并吸引上游材料厂商来蓉配套,积极引进OLED、LTPS、HTPS等附加值较高的中小尺寸面板生产线,大力引进下游LCM模组制造及终端显示整机生产企业。通过跟踪服务好正在建设的这批龙头项目,引进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培育大型光电显示产业集团,努力在成都形成平板显示研发生产基地。
是方向,更是行动。
瞄准产业链高端,打造光电显示产品链,并非一蹴而就。合力推进的“成都共识”之下,作为光电显示产业核心聚集地的成都高新区,又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谋略?
“光电显示是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六大产业集群中的关键一子。就目前而言,在成都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的总投资已逾80亿元,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21.1亿元,今年,随着成都京东方、虹视等一大批项目的投产,以及一批项目的落户,光电显示产业链将得以迅速发展、聚集。”昨日,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分析,随着成都京东方、成都深天马、虹视、峻凌国际等一大批光电显示项目的陆续“安家”,光电显示产业,正在迅速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眼下,在成都高新区,以成都京东方、成都深天马、四川虹视为龙头,成都吉锐、航天光电等为重点企业,重点发展TFT-LCD面板、OLED面板、应用LCD和OLED面板的整机产品、触摸屏和触摸显示器、液晶显示模组等项目的战略思路,已经雏形初具,一条聚集多类光电显示产品的产业链,正在成都高新区加速聚集形成。
“目前,光电显示产业总规模约在1.5平方公里,今年,高新区将规划新增1.2平方公里的项目用地,到2010年,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分析,到2012年,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156亿元。打造光电显示产业基地的成都,在奠定中小尺寸TFT—LCD生产核心城市地位的同时,还将在 OLED产品开发、生产上,用自有核心技术,进而形成成都的产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