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显示屏从70年代的红绿双色显示,发展到90年代的全彩色显示,国内企业也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几千家。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LED显示屏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LED显示屏市场的爆发,整个LED行业的整合速度也在加快,低端产品的技术门槛已被踏破,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此起彼伏。与此同时,中高端小间距LED显示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2017年初,COB 和Mini LED出现在小间距LED的舞台,对传统SMD小间距形成一定冲击,市场也形成传统SMD小间距龙头和COB/Mini LED 小间距新玩家两大阵营。因此紧跟行业发展动向、提早进行技术与市场布局的显示屏企业必能享受先行者红利。
关于点间距
没有最小
只有更小
同样显示面积下,灯珠及间距越小,灯珠数量越多,成本以几何数提高。相比于传统LED 显示产品,小间距LED壁垒较高,更高对比度、更低坏点率(维修频率更低)、更小的灯珠间距(像素密度,PPI)、更高的分辨率,以及更加轻薄、防晒防潮抗撞击、接口标准化等等方面,均是影响小间距普及的重要因素。
随着封装技术持续进步,多合一SMD、正装COB、倒装COB等技术将走向成熟并得到应用,LED显示屏的灯珠以及间距将继续缩小、性能也将持续提升,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LED显示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未来像素密度更高的LED显示产品MiniLED 和MicroLED 有望在民用市场得到规模应用。其中,LED光电领域综合制造商联诚发,积极布局产品的研发革新,并在mini-LED显示技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从样品到批量试制,产品顺利面市!
MiniLED、MicroLED及小间距对比
应用领域:从专显到商显到民用
LED 显示屏的制造,除了需要LED 芯片和灯珠的技术和产能的配套,还需要PCB、驱动电路和电源、金属或者碳纤维框架等各类材料与组件的配套供应,背靠最大小间距灯珠需求市场,国内小间距灯珠封装厂商国星光电、东山精密等具有天然优势。所以从全球来看,中国大陆是唯一具有齐全产业配套的地区,中国LED 屏企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随着LED小间距显示技术的成熟,电影、广告、体育、文娱在内多领域运营模式的革新将持续推动小间距景气度上行。虽然近几年小间距LED 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其应用领域至今还主要是在专业显示市场,其中政府、公安、能源、交通等部门占据绝对份额。
而商用市场比专业显示市场规模更大,如在商用市场的细分领域,电影屏未来每年市场空间就有30亿元。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将目前小间距LED 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死灯率偏高需要维护、像素密度还不能满足部分领域的需求)逐渐解决以后,我们可以期待小间距将以更快的速度在专用显示领域替代DLP 和LCD 拼接屏,并在商用市场爆发,未来逐步进入空间更大的民用市场。
预计小间距市场未来3年有望保持50%以上的高增速。国内利亚德、洲明科技、联诚发等屏企有望深度受益行业增长。此时中低端产品开拓渠道,高端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是厂商提高竞争力的最佳途径。此外,尽管低端产品价格下降,但小间距高密度产品占比逐渐提升,拉高产品均价,未来屏企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未来走向:小间距→ MiniLED→MicroLED
LED 显示技术持续升级,推动市场主流产品的性能大幅提升。当前市场占比最多的小间距产品已经是P1.5(灯珠间距1.5mm),P1.2 在2018 年将超过P1.5 成为占比最高的产品,并且P0.7 已经小规模量产,但是成本还相对较高,技术不太成熟。
至于Mini LED,则是LED背光的改良版本,可以大幅提升现有的液晶画面效果,同时成本相对比较容易控制,也有望成为市场的主流。尽管出现比较晚,但是发展极为迅猛,全球许多厂商已积极发展Mini LED的相关应用,芯片厂有晶电、隆达、三安、华灿等;封装厂有亿光、荣创、宏齐、首尔半导体等;IC设计厂有聚积、瑞鼎等;面板厂有友达、群创;显示屏厂商则包括利亚德、联诚发等,可以说整个行业已经联动起来。
从结构原理上看,Micro LED更简单,效果更好,TFT基板、超微LED晶粒、驱动IC都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它还存在巨量转移、修复、光色一致性等等居多难点。相比MicroLED,理论上说Mini LED技术难度更低,更容易实现量产,且可以大量开发液晶显示背光源市场,产品经济性更佳。据预测,至2025年,MicroLED显示市场出货量可达3.3亿片,市场产值将达到28.91亿美元。
那么MiniLED能存活多久呢?这个主要取决于MicroLED什么时候爆发。总体来说,Micro LED对于画质来说会有质的提升,是下一代的革命性显示技术,但是目前技术方面依然不够成熟,就整个市场的空间来看,MicroLED的确很美,当然也很远。因此,屏企需要不断地投入研发,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在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