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医疗器械商为何争着本土化?

来源:本站
导读:目前正在解读《外资医疗器械商为何争着本土化?》的相关信息,《外资医疗器械商为何争着本土化?》是由用户自行发布的知识型内容!下面请观看由(电工技术网 - www.9ddd.net)用户发布《外资医疗器械商为何争着本土化?》的详细说明。
简介:正因为有了本土化,才有各家企业为基层区域专门研发医疗设备等举动。

当下,正是国产医疗器械厂商春风得意之时。

最近,第一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完成,根据国家卫计委的公告,27家企业的95个产品入选首批遴选品目。而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优秀国产设备已见诸多个文件。

另一方面,处于垄断中国市场阵营“GPS”(即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一些在中国的动作被过度紧盯,比如西门子,就有涉及贿赂、和经销商存在矛盾的传闻流出。

所以,在不久前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上,国产厂商可谓声势浩大。不过,对于国产医疗器械借着政策之力的来势,外资企业至少在口头上不算紧张。

比如,美敦力大中华区总裁李希烈的说法很有代表性,虽然国产保护政策可以理解,而且病人自己没有办法区分本地或者是进口的产品哪一种好,但专业的医疗工作者,应该从病人利益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合他们利益的产品和疗法,而并非产品产地。

另一位外资厂商的中国区负责人则告诉笔者,医疗器械,特别是高端设备领域,不排除会出现当年汽车所面临的情况:虽然有着国产保护政策,但是经历若干年后,消费者还是会选择国外品牌。

当然,话虽这么说,各家外资企业在应战方面还是很用心的,不仅要护住已有地盘,还要进行渠道的下沉。

GE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就说了,就是在做高端的同时,积极扩展基层市场。几年前,GE医疗组建了“蓝海团队”,专门服务于民营医疗机构。目前GE研发推出了40款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其中70%是面向基层市场。

走基层有和国内企业深度交锋的意味,在掌控一二线城市的市场时,对于三四线城市,外资品牌以前涉及少,而这里曾被国产企业视为市场突破口。

当然,GE自2007年开始在基层医院有所布局,在河北省某地进行试点,不过,去年有报道称,试点不算成功,GE迷失在基层医疗市场,原因就是相关的医疗设备太贵。

加上锐珂、飞利浦等企业,这种渠道下沉势必会带来不少硝烟。

另外,出身于海外的身份不能改变,但外资厂商们也尝试用新标签来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某医疗设备行业人士在和笔者交流时说,这个标签就是本土化,除了招牌上好听点,在成本控制、市场效率上,本土化亦有不小的作用。

从目前看来,各家企业本土化都还做得不错。“GPS”前几年公布了不少在中国“跑马圈地”的进展,而美敦力2012年则用并购来进行该策略,即出价8.16亿美元并购康辉、出价3.61亿港元入股先健科技。

前述行业人士说,正因为有了本土化,才有各家企业为基层区域专门研发医疗设备等举动。

最后说一下市场规模,有数据预测,至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可达5970亿元。

提醒:《外资医疗器械商为何争着本土化?》最后刷新时间 2024-03-14 01:13:20,本站为公益型个人网站,仅供个人学习和记录信息,不进行任何商业性质的盈利。如果内容、图片资源失效或内容涉及侵权,请反馈至,我们会及时处理。本站只保证内容的可读性,无法保证真实性,《外资医疗器械商为何争着本土化?》该内容的真实性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