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电质量指标
现在有许多在线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安装在现场,实时监测电压、频率的波动、波形畸变、电压的急升与骤降等等指标。
然而请注意,供电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不是这些,而是供电的不间断性。目前追求电压合格率、频率、波形这些指标,在连续供电尚不能完全保障的情况下,相比之下显得有点奢侈。但从两个方向上同时起跑的角度看,那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应该注意到,对广大用户造成的最大麻烦是什么?不是上述这些次要指标,而是在毫无征兆之下突然停电。没有了电,其它一切指标免谈。无塔上水设备立马停运,自来水系统失压,用户水箱里烧好的热水一下子全回灌到地下泵房,几度电费白化。所以,突发停电概率是供电质量中最重要的指标,必须详细记录断电次数、最长时间、以及全年累计停电时间这些最重要的指标,努力改善之,最好做到365天一分钟也不停电,再来谈那些次要指标不迟。
DMS系统当前的首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停电次数,缩短停电时间。
二、DMS目标
DMS系统的最主要目标,简单讲就是快速隔离故障,快速恢复供电,这对于供需双方都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配网运行的经济性以及其它质量指标。
因为对于供电部门来说,减少了供电时间,就是减少了售电量,就是在同样的资产投入情况下,降低了电网的产出,也就降低了效益,还给用户造成了麻烦;而这部分电能,对于用户很可能非常重要。因为现在是网络时代,家庭办公增多,有人在家里绘制CAD图纸,你突然停电,他一个小时工作白干,他甚至不得不考虑配UPS,这都要花钱的。如果每一个家庭办公用户都要配UPS,这是什么代价?无意中供电部门把停电责任推给了用户,人家就有权起诉你。此外,快速恢复供电也是同等地重要,你停电时间一长,高楼层住户水都没得喝,因为现在都是无塔上水了。你停电时间太长,SOHO一族有UPS也支撑不住啊。
三、DMS三要素
不是随便一个配电网架都可以实现DMS功能,它必须满足最起码的三个条件:
1.一次网架是环形的或者是多源供电的;
2.必须在关节点上安装有配网智能终端;
3.馈线设计要有一定的转供能力。
我们了解过许多地级城市的一次网架,它们中的大多数不具备环形结构和多源、转供的能力,虽然在很多节点上配了环网柜,但这些环网柜其实只是为未来的DMS提供了实现其功能的可能性,当前并没有形成环网,也无法实现DMS的基本功能,是属于超前投资而收益不大的情况。待到真正形成环网网架时,可能这些设备已到折旧期,又得再投资一次。
智能终端也一样,环网柜里面都配了,但仅仅实现了数据采集,迂回转供并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由于没有转供的可能性,馈线转供裕度往往在设计阶段就被忽略,而这种裕度是应该在设计阶段一次性考虑进去的,因为电缆使用寿命一般几十年,比环网柜具有更长的折旧期,尤其是地下电缆,敷设起来工程浩大,即使投运初期轻载运行也要一次性考虑好。
四、当前状态和前景素描
电网的一次网架是历史形成的,其拓扑结构的驱动因素是负荷分布。没有负荷不拉线,历来如此,因为任何投资都要考虑回收年限。哪里一上负荷,就拉一回10KV过去,这样的网架,在其初期就一定是辐射状的。只有当负荷点变得星罗棋布,环网的条件才慢慢成熟。这时候只要添加少量的馈线和环网柜,就能达到迂回供电的目的,而具备这种条件的,通常是在网架发展了多年的老城区。
DMS的基本功能,通常可以这样来设想:假如电网某处发生故障,你能够试着用手动的方式去实现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那么DMS的功能在理论上也就有条件实现了;如果手动不能解决,那么DMS系统也不能。DMS的实质,只是在人工操作方案可行的情况下,使执行变得更加快捷、灵敏、自动而不出错,其逻辑过程跟手动是一样的。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DMS项目实施的通常模式是:在一次网架改造时,附带着把配网终端同时安上。DMS主站则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但一直不能很好发挥作用。一旦真的成为环网了,才有可能一试用武之功。
至于那些上面往下推的政策性项目,往往是提前花钱而不见效,只在年度统计报表上有了一个好看的数据。这种做法还是计划经济思路。
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情况将会发生改变,DMS的前景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