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是在电子式电表的基础上,克服了传统的机械电能表人工抄表工作量大、抄表不及时、实抄率低、抄表质量差、防窃电功能差等弊端,全面实现了对电子式电表的突破。它是以微处理器应用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仪表。
1智能电表的分类
目前,国内智能电表从结构上大致可分为机电一体式和全电子式两大类。按照抄表方式进行划分,智能电表可以分为分时复费率式、预付费式、集中远传自动抄表式等。
抄表方式的不同直接体现了电能表的智能化程度,以上三种智能电表的技术特点主要表现为:
①分时复费率式智能电表。
它具有多个电价、多个时段分时计费的功能,但是,仍采用人工抄表的方式,与传统的机械式或单纯的电子式电能表相比,其在技术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尤其是表现在时间段和计费精度等方面。
②预付费式智能电表。
其收费系统主要由主机、IC卡电能表、IC卡等组成。其系统功能主要包括预收费、报警、断电、显示和加密等。预付费式智能电表具有可靠性高、成本较低、收费准确、不宜仿制、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它可以切实提升居民用电收费的管理水平,确保电费的回收。
③集中远传自动抄表式智能电表。
其主要是指主站通过传输媒体,将多个智能电表的电能量记录值和相关信息集中进行抄读,实现了用电数据的自动抄送,有效杜绝了人工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弊端。用户的实际用电数椐将直接传输至供电企业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视具体的用电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2智能电表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智能电表安装的活动中,电能表继电器断开导致用户不能用电,供电部门现场不能和合闸,需要重新换上新的电能表才能解决用电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计量检定部门在测试活动后没有合闸或者没有下达合闸命令,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智能电表在安装过程中输出了错误的信号。
2.2运行时出现的问题
运行中的智能电表突然断开,这主要是因为用电主体长时间超负荷用电导致的,在南方一些地区小型企业和家庭工厂在运行过程中电能表超负荷运行较为常见,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会对电能表中的继电器产生严重影响,继电器的接触点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发生位移和塑性形变,而这种接触点的位移和形变会导致内置继电器的接触点位置电阻进一步提升,超负荷电流在流经接触点时产生的热量不断增加,会使内置继电器的工作环境不断恶化,最终会导致内置继电器的断开或者烧毁。
具体检查项目为:
①检查电能表外观是否有破损、烧毁的痕迹,封印是否完好;
②检查电能表显示屏显示是否完整,有无黑屏等故障发生;
③按键检查电能表时钟、时段、电压、电流、相序、功率和功率因素等信息是否正常
2.3远程控制时出现的问题
智能电表设置有远程控制系统,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远程控制系统对智能电表的控制并不稳定,当电能表处于高负荷或者超负荷运行时,远程控制系统强行拉闸断电会导致智能表内的继电器触点形变,进而影响继电器的接触效果,增加接触点的电阻可能会造成智能表的断开或者烧毁。
3、智能电表故障的处理方法
3.1开发现场服务设备
当前为保证智能电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智能电表的跳闸和合闸都需要严格的安全认证程序,所以在具体的智能表安装和问题处理过程中,一旦智能表出现内置继电器跳闸处置现场没有能力合闸,只能以换表的方式进行解决。这就导致智能电表的实际处理活动效率和质量降低,所以在智能电表的安装和问题处理过程中,设置一种现场服务设备十分必要,借助现场服务设备的支持操作者可以对存在继电器合闸问题和继电器意外合闸现象进行现场处理,而不必经过复杂的换表过程,大大提升了智能电表的故障解决能力和现场服务能力。
3.2软硬件可靠性设计
针对当前智能电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内置继电器误动作和不可靠动作问题,智能电表内部应该设置有内置继电器动作的保护机制,对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和动作机制进行严格的监测,切实降低继电器的虚警信号发生频率,保证内置继电器不会发生误动作或者因为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不可靠动作。
同时为了提升智能电表的可维护性应该针对智能电表常见的误操作问题和合闸问题设置补救机制,能够依据外部支持信息对误操作和不可靠动作进行复位操作。同时能够在发生继电器上电问题时,完成上电的补动作。
3.3继电器控制策略
继电器的控制策略是影响继电器工作质量、效率的主要因素,其在继电器故障中的具体表现是继电器在高负荷情况下的跳闸、合闸动作对直接影响智能表的寿命以及运行安全。所以在智能电表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对控制策略进行符合应用情况的调整,例如降低继电器负荷标准,当使用电流超过智能电表规定的标准电流以后,达到可能威胁到电能表安全的程度之前就进行相应的跳闸动作以保护用户和电能表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