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发明
主题词或关键词: 三极管 信息科学 德·福雷斯特 放大电路
内容
1906年,德·福雷斯特发明了三极管,正是在这一发明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使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接连不断地问世,开发出一代又一代的通信产品与计算机产品。
德·福雷斯特发明的三极管的栅极能迅速控制电流的通断,控制速度比继电器要快1万倍。
1910年,德·福雷斯特使用三极管播放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演唱的歌曲,一举成功。
1911年,他受聘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联邦电报公司工作。第二年,他因与一个案件有牵连而陷入困境,但他摆脱了烦恼,全力以赴地努力钻研,获得很大的成功,他一生取得的专利超过了300项。
在上述案件尚未结案时,德·福雷斯特排除干扰继续从事研究,希望能找到一种加快电报信号传送速度的方法。一次,他把一个三极管与电话送话器等连接在一起,再接到耳机上去。当把一块手表放在电话送话器前面时,居然出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手表的“嘀嗒”声被放大了。
德·福雷斯特和他的助手找到了一种可以控制三极管放大作用的方法:减弱所需放大的电流,而把几个三极管连接起来使用,使一个三极管的输出,成为下一个三极管的输入,这样就能使放大效果大大增强。德·福雷斯特在三极管放大的原理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得制造功率放大器的设想有了成功的可能。
德·福雷斯特为了使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迅速投入实际应用,曾到纽约去推销他的发明成果。在等待有关公司答复意见的那段时间里,他还专程前往新泽西州,扯开嗓子向几乎耳聋的爱迪生介绍自己的这一项发明。爱迪生对此十分感兴趣,因为正是在他本人所发明白炽灯的基础上,才导致了三极管的出现。
19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化学家兰茂尔(他在1932年荣获诺贝尔奖)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阿诺德,在各自的公司,分别研制出高真空的电子三极管,使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大幅度提高,工作性能更加稳定。从此,三极电子管进入了实用阶段。
1913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梅斯涅尔获得了一种电子管振荡发生器的专利。同年,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兰茂尔与富兰克林等人用三极管产生了持续的高频振荡。
三极管的放大、振荡作用的发现,促使无线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1915年,在旧金山国际博览会上,德·福雷斯特公司的展台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展台相隔不远。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参展人员,通过头戴式耳机,与纽约进行长途电话的演示吸引了大批观众,但只字不提德·福雷斯特和他发明的三极管。第二天,德·福雷斯特公司在展台前悬挂了一条3米长的横幅,上面写着:“经许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采用德·福雷斯特的三极管放大器制成了电话中继器,使横贯大陆的电话通信成为可能!”
1918年,前苏联科学家布鲁叶维奇研制出电子管触发器。第二年,英国物理学家爱克尔斯与乔丹,把两个三极管和两个电阻连接起来,也制成了一种触发电路。
触发电路可以形象地比喻成一种电子跷跷板。因为一个触发器,是由两个电子管“搭”起来的,所以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电子管接通,正像在某一特定时刻,跷跷板只有一头朝上跷一样。
一个触发电路,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数,若干个触发电路,可以组成寄存器。寄存器是计算机在工作时暂时存放数据或指令的一种装置。触发电路的发展,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许多发明家对电子管及其电路做了明显的改进,推动了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无线电报、无线电话、长途电话等通信业务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电子管的出现,促进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的发展,并出现了一门新兴的工业棗电子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