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磁炉原理
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灶台台面是一块高强度、耐冲击的陶瓷平板(结晶玻璃),台面下边装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台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饪锅。其工作过程如下: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锅的材质必须为铁质或合金钢,以其高磁导率来加强磁感,从而大大增强涡旋电场及涡流热功率。其他材质的炊具由于材料电阻率过大或过小,会造成电磁炉负荷异常而启动自动保护,不能正常工作。同时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但人体只能吸收二价铁,铁锅炒菜中含的是三价铁,然而身体中的还原性维生素可将3价铁转换为2价铁以利吸收。
二、电磁炉的特点
1、加热快。电磁炉它的加热速度是非常快速的,它能够在15秒的时间内就将锅底温度加热到300度以上,大大的节约了烹调的时间。
2、节能环保。电磁炉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出明火,通过依靠锅体自身发热,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因此它的热效率能够达到80%,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还不会排出废气,因此十分环保。
3、功能多样。电磁炉的功能是非常多样的,使用电磁炉进行烹饪它能实现对食物的炒、蒸、煮、炖、炸,满足用户各种烹饪需求。
4、清洁方便。电磁炉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有燃气和废气的污染,因此使用了电磁炉之后在电磁炉的面板上通常都是比较干净的,清洁起来也更为方便。
5、温控精准。电磁炉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对烹饪温度实现精确的控制,这样既能保证事物的美味,同时烹饪起来也更加的省力。
三、电磁炉内部结构
电磁炉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能够产生高频交变磁场电子线路系统(含电磁炉线圈盘);二是用于固定电子线路系统,并承载锅具的结构性外壳(含能承受高温和冷热急变的炉面板)。
(1)电子线路系统包括:功率板、主机板、灯板(操控显示板)、温控、线圈盘及热敏支架、风机、电源线等。
(2)结构性外壳包括:炉面板(瓷板、黑晶板)、塑胶上下盖等;
(3)说明书、功率贴纸、操作胶片、合格证、塑胶袋、防震泡沫、包装盒、条码、卡通箱。
1、炉面板:用于承载锅具,有进口和国产,国产A、B级已能满足使用要求。
2、高压主基板:构成主电流回路。
3、低压主基板:用于电脑控制功能。
4、LED线路板:显示工作状态和传递操作指令。
5、线盘:将高频交变电流转换成交变磁场(PAN)。
6、风扇组件:散热辅助元件(FAN),降低炉内元器件温度。
7、IGBT:俗称功率管,通过低电流信号、控制大电流的通断(IGBT)。
8、桥式整流块: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BD101)。
9、热敏电阻件:将热量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
10、热开关组件:感应IGBT工作温度,从而保护IGBT由于过热损坏。
四、电磁炉故障的判断技巧
检修电磁炉的方法已有诸多介绍,下面介绍本人总结的几点判断故障的技巧供同行参考。 先用小刀将整流桥交流端子一个输入端的铜箔切断,在断开处串接一只60W~100W的灯泡。装上线盘和各接口,插电试机,检查能否开机,观察各功能控制是否正常,风扇是否运转正常。此时,开机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1、灯泡间歇闪亮,没有或有故障代码出现,说明机子正常。
2、灯泡闪亮一下后显示故障代码,然后不再动作或自动关机,说明机子正常。
3、灯泡闪亮几下后变为常亮或开机即常亮,说明有故障并且可能会是IGBT管烧坏。
4、开机后灯泡没有任何反应,说明电路中还有故障,需要仔细检查。
首先观察保险是否发黑,线路板是否损坏、进水,线路板上是否有铜箔被腐蚀、断路或短路,几只大电容和电感线圈、整流桥堆等是否有虚焊。检查大电容,特别是0.3μF/1200V电容,如果发现容量减小时必须更换。高低压保护电路和IGBT管及锅底温度检测电路需要仔细检查。再检查驱动对管和IGBT保护二极管是否损坏,然后换上保险和桥堆装上功率管,接好假负载就可以通电检查18V、5v电压和IGBT管的电压是否正常。
另外,晶振损坏或异常,会造成不开机和按键错乱。如果是贴膜按键,发现按键有问题就直接更换。